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男人有沒有“不舉”的話語權

男人經常研究女人說“不”時候的心理,往往認為女人的“不要”其實是一種矯情,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女人是在欲迎還拒,據說這是從日本AV女主角那裡得來的資訊。

我有權不舉 重獲男性話語權

燈神:主人,我可以滿足你任何願望。

阿拉丁:我想知道女人在說“不要”的時候到底是要還是不要,

我還想能夠在不願意“起立”的時候理直氣壯地說“不”。

燈神(做環顧左右狀):啊?……你看今天天氣不錯哦……

有權不“舉”:進退兩難

男人經常研究女人說“不”時候的心理,往往認為女人的“不要”其實是一種矯情,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女人是在欲迎還拒,據說這是從日本AV女主角那裡得來的資訊。

“黑夜恐慌症”是許多男人的難言之隱,雖然身體已經不堪重負,面對女人的要求,卻不敢說出那個“不”字。因為讓他承認今晚“不行”,那簡直比叫他去精神科報到還難堪——女人卻可以隨心所欲地表達她們的“不願意”。

男人有沒有“不舉”的話語權?答案是搖擺的,因為身體的呼號往往難抵面子的嬌貴,男人的維權之路由此陷入進退兩難之境。

路易斯剛升了業務經理,陪客戶喝了三年酒換來的業績,卻被一次“不舉”帶來的挫敗感所抵消。

原來有一次,大夥兒喝得起勁,開始有人拚命跑廁所,幾個男人起哄要玩小學時候的老遊戲:看誰小便射得遠。路易斯心想這遊戲他從小就沒輸過,於是雄糾糾地“提槍上陣”,卻感覺使不上力,果然當場 “垂頭”喪氣,哥兒們醉眼惺忪的一句:“該檢查一下前列腺了!”讓他霎時酒醒了一半。

回到家他有點不甘心,想拿太太當“實驗”重振雄風,太太看到他醉醺醺的樣子,竟然劈頭一句“你行嗎?”路易斯這會兒是徹底地,無論如何也“起”不來了。

其實,天天喝酒早讓路易斯越來越力不從心,可是酒卻是男人亂性的藉口,酒膽色膽得以齊飛,然而女人卻打心眼裡鄙視三流酒品的男人,所以不經意表露出厭惡的態度。

就在這生理、心理的雙重壓力下,ED成為男人揮之不去的痛。路易斯如今即便儘量少喝酒,可每到夜晚,他就產生了“黑夜恐懼”想避開夫妻間的親密關係,不是藉故勞累比太太早上床,就是上網上到太太睡著才悄悄睡下。

正值虎狼之年的太太,幾次暗示路易斯該盡夫妻義務了,可是他都顧左右而言他,卻還是不敢開口說“今夜,我不舉!”

非“舉”不可:陽具崇拜遺害

生理上,男人完全有不舉的可能,心理上,他們卻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,究其根底,還要回溯到父權社會。

那時所有的家庭都為生個“帶把兒的”而驕傲,身為人母的女人從此感覺揚眉吐氣高人一等。那些小妾升格,無論氣勢、地位都勝過元配的故事,自古以來可謂舉不勝舉,這全都是那一個“把柄”所賜。

關於“帶把兒的”所斂來的霸氣,還有個文謅謅的說法叫“陽具崇拜”,這在許多古代文化遺跡或藝術品中都很常見。

然而,正如達芬奇所說:“通常男人睡著時,他的寶貝卻很清醒;當男人清醒時,它卻在沉睡中。更常發生的是,當男人想用它時,它不管用;但當它蠢蠢欲動時,卻不是男人可使用的恰當時機。”換句話說,男人自己搞不清楚究竟是他們控制陰莖,還是陰莖控制他們。

正因為如此,男人依舊敢自比短槍扳手,扣發自如,讓天下男女都誤認為“那話兒”真是天下無敵。於是“征服”的概念深植男人心中,從心理層面看,男人無論如何沒法揭開“陰莖其實也很脆弱”的真相,心越虛,就越需要口舌去壯大,尤其一堆男人在一起的時候,誰也掀不起自己的底牌,只能窮侃猛吹,真要示好或拍馬時,乾脆就以“偉哥”相贈。

女人在床上的偽裝高潮,更讓男人相信了自己是不折不扣的英雄。為了在女人面前撐住尊嚴,男人逐漸喪失“不舉權”已是不爭事實。

“不舉權”喪失的心理障礙

◆柴米婚姻

婚姻裡的性生活,夫妻之間已經斤兩摸透,同時在二人招式有限的狀況下,如果沒有相當的熱情和“性”致“喚起”男人,的確會成為一項巨大的工程,如果女人再一個不小心提意見,很可能導致小弟立馬倒地不起。

◆意外挫敗

什麼叫不小心呢?曾有一位太太正當火熱時,很溫柔地跟老公說:“墊個枕頭好不好?”其實不過就是增加快感的建議而已,誰知男人大腦解讀為他不夠有力,小弟跟著當場“告退”,多難啊!“男人這東西”〔渡邊淳一著作〕的脆弱可見一斑。

◆喜新厭舊的下半身

可是為什麼偷情的男人卻神勇之至?那是因為男人下半身的喜新厭舊,偷來的刺激對男人而言本身就是一種喚起,其實女人也是一樣。

因此,凡生活不順遂、夫妻關係淡漠,甚至性事意外挫敗一次,都可能造成兵敗如山倒的窘境,反過來看,男人若有適當情境,也往往得力于心理助力而能馳騁疆場。

◆“舉”與“不舉”誰之過

在一次男性醫學研討會上,清一色的男士在討論壯陽藥物對其健康的影響,其中有份資料表明:四十歲以上性功能障礙者高達五成以上,其中器質性問題占多數,也就是男性慢性症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病、神經官能症等導致性功能不彰。

當時筆者即提出質疑:這些慢性病除飲食習慣和遺傳外,壓力應該是最大的殺手,但追究壓力源的核心,又在於性別文化對男性的刻板期待。

因為“帶把兒”,男性從小就被賦予更多的期望:成功、養家糊口、堅強容讓等等,讓男人自己都無法容忍自己有軟弱,更何況是“那裡”的軟弱,即使再頹敗,精神上也要硬撐到底。至此不得不懷疑,當男性面對與切身性別角色有關的課題時,即便是自己的專業,也未必能清楚看到問題的關鍵,抑或潛意識裡,會不自覺回避男人最不願意碰觸的那一塊?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