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夜菊開❀男人世界's Archiver

Sheila5837 發表於 2010-2-19 11:08

情緒失調“心結”何在

“檢查自己的大腦,解除困擾”,是古希臘哲學家愛比泰德所言,他的這句至理名言是對“ABC”理論的精闢詮釋。所謂“ABC”理論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利斯於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。在這個理論中,A代表誘發事件;B代表當事人對事件的看法、解釋、評價和信念;C代表繼這一事件後,當事人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結果。通常情況下,人們會認為是外部事件(A)直接引起了情緒和行為結果(C)。實際上,人們忽略了當事人的內心活動這個重要因素,忽視了當事人對事件的解釋和評價,正是這一部分(B)導致了不同的情緒和行為狀態。比如說:當一個人產生了抑鬱、焦慮、沮喪、敵意等不良情緒時,並不是由於某個刺激引發的,而是源於其對那個刺激的看法。
  一般說來,觀念B有合理與不合理之分。合理的觀念可以引起人對事物適當的情緒及行為反應,不合理的觀念則會導致不適當的情緒及行為反應。若一個人固守某些不合理的觀念時,就會陷入不良的情緒之中,甚至導致心理障礙的產生。

  依據ABC理論,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體情況,我們不難發現人的不合理觀念常常具有以下三個特徵。一是絕對化的要求:是指人們常常以自己的意願為出發點,認為某事物必定發生或不發生的想法。它常常表現為將“希望”、“想要”等絕對化為“必須”、“應該”或“一定要”等。例如,“我必須成功”、“別人必須對我好”等等。這種絕對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,是因為每一客觀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,不可能依個人的意志為轉移。對於某個人來說,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獲成功,他周圍的人或事物的表現及發展也不會依他的意願來改變。因此,當某些事物的發展與其對事物的絕對化要求相悖時,他就會感到難以接受和適應,從而極易陷入情緒困擾之中。二是過分概括化: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維方式的表現,它常常把“有時”、“某些”過分概括化為“總是”、“所有”等。用艾利斯的話來說,這就好像憑一本書的封面來判定它的好壞一樣。它具體體現在人們對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評價上,典型特徵是以某一件或某幾件事來評價自身或他人的整體價值。例如,有些人遭受一些失敗後,就會認為自己“一無是處、毫無價值”,這種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導致自卑自棄、自罪自責等不良情緒。而這種評價一旦指向他人,就會一味地指責別人,產生怨忿、敵意等消極情緒。我們應該認識到,“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”,每個人都有犯錯誤的可能性。三是糟糕至極:這種觀念認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,那將是非常可怕和糟糕。例如,“我沒考上大學,一切都完了”,“我沒當上處長,不會有前途了。”這種想法是非理性的,因為對任何一件事情來說,都會有比之更壞的情況發生,所以沒有一件事情可被定義為糟糕至極。但如果一個人堅持這種“糟糕”觀時,那麼當他遇到他所謂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時,他就會陷入不良的情緒體驗之中,而一蹶不振。

  因此,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當遭遇各種失敗和挫折,要想避免情緒失調,就應多檢查一下自己的大腦,看是否存在一些“絕對化要求”、“過分概括化”和“糟糕至極”等不合理想法,如有,就要有意識地用合理觀念取而代之。

頁: [1]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7.0.0  © 2001-2009 Comsenz Inc.